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CER)
2023年大事记
1. 2023年12月23-24日,第三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NCER-CCER中国经济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吸引投稿355篇,覆盖了国内大部分经济学院系以及美国、英国、瑞典、荷兰、意大林、日本、韩国等国二十多所高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商学院、伦敦商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入选论文72篇。曾嵘副校长、校文科资深教授钱颖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到会致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俊森等6位学者担任主讲嘉宾。参会人数近300人,远超预期。 会议组会委主席由钱颖一和姚洋教授担任,中心研究员曹静、刘晨源、刘庆、刘潇、罗文澜、马弘、施新政、吴星晔、钟笑寒担任组会委成员。

2. 中心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即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筹划《经济学研究年评:中国问题与国际前沿》,该系列出版物由钱颖一、姚洋老师担任主编,主要目的是反映国内学者在国际学术前沿上展开对中国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对国内经济学学术研究方向、方法和焦点的思考。预计于2024年出版第1期。钟笑寒、易君健(北京大学)、马弘、施新政、罗文澜老师的五个选题入选,并已基本完成初稿。
3. 2023年,中心副主任马弘教授向国家部委提交的3份研究报告作为校智库研究成果被报送,其中2份已被采纳。
4. 2023年9月,中心研究员张帏依托中心获得华为2012实验室横向课题立项一项,题为““逆全球化下供应网络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技术合作项目”。中心副主任马弘教授承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国竞争背景下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5. 署名中心论文发表共计5篇,其中国际期刊1篇。中心研究员刘潇教授的论文《The emergence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of GPT》发表于《PNAS》。中心副主任马弘教授论文《消费品关税减让的价格效应与福利分析———来自2017—2019年关税改革的经验证据》发表于《经济学季刊》。中心研究员施新政教授的论文《全面二孩政策如何影响家庭二孩生育决策?》发表于《经济学季刊》。中心研究员潘文卿教授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上发表题为《厘清“三驾马车”贡献、推进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论文。中心研究员潘文卿教授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上发表题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服务贸易成本变动的福利效应分析》的论文。
6. 支持经济学学堂班建设,持续举办“与经济学家对话”活动。2023年共举办11期,他们是:五年规划中的经济学分析(白重恩);我国产业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王勇(北京大学));作为“火箭工程师”的宏观经济学家(罗文澜);回看与反思(谢阳);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兰小欢);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与实践(刘潇);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何平);在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企业存在情况下如何来测度和刻画全球价值链活动(王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估——基于标准化病人的实证研究(匿名);数字经济与原创性研究(谢丹夏);关于小微经济的研究(吴斌珍)。
7. 支持博士生学术活动。2023年4月9日,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会等联合举办第九届“经世学者”论坛暨第五届清北人三校经济与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心主任钟笑寒到会发表主题演讲。
8. 设立研究基金支持师生共同开展开创新研究。在2022年支持4个项目基础上,2023年再资助3个项目:姚雯教授的“新古典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董丰教授的“内生生产网络、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马弘教授的“CBAM对国际经贸格局和全球不平等的影响”。
9. 协助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2场,其中国际会议1场。2023年7月,协助举办实验经济学女性学者论坛。同月,协助举办清华大学行为、实验与理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Tsinghua BEAT)。
10. 作为研究平台持续支持《经济学报》建设。《经济学报》连续第二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根据知网数据报告,2022年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增幅46%, 2023年增幅55%。
11. 2023年6月21日,中心召开全体研究员会议。